何薇薇
2024年10月15日08:19 來源:人民政協報
1949年9月15日,王觀瀾與徐明清在克里米亞燕子堡前留下了光陰一瞬。照片中的二人眉開眼笑,時隔75年,如今我們仍能感受到他們當時的喜悅,很有一種“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的飛揚神態。
這是王觀瀾夫婦在得知新中國即將成立后的反應。盡管遠在蘇聯,但新中國的熾熱橫穿千里,灼得他們待不住了。王觀瀾說,我渴望立刻投身到新中國的建設中去!
1906年7月,王觀瀾出生于浙江臨海。王家家境貧苦,王觀瀾直到9歲才走進學堂。他深知學習的機會來之不易,發奮讀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16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浙江省立第六師范預科。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他白天讀書,晚上兼職抄寫稿件,賺取微薄報酬。
在“六師”學習的日子,正是革命思潮興起的時期,王觀瀾積極參與學生運動,思想覺悟迅速提升,憑借好風評和領導力當選為學生會主席。1925年,王觀瀾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擔任團支部書記,是年冬轉為中共黨員,任“六師”簡師部學生黨支部書記。“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他不得不轉入地下斗爭,掩護戰友、組織抗議,困境之中毅然決定前往上海尋找黨組織,展現了堅定的革命信念。
在此后的歲月里,王觀瀾先是被派往莫斯科深造,學成歸國后,又參與了土地革命斗爭、創建“紅中社”、主編《紅色中華》等工作。在“查田運動”中,王觀瀾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因此與毛澤東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期間,他遭到王明等“左派”的誣陷打壓而被開除黨籍,也是在毛澤東的主持下,得以恢復黨籍并擔任中央土地部副部長。正是在這個時期,王觀瀾對“三農”問題有了更加系統、深刻的認識,為他日后在農業崗位上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34年10月,紅軍踏上長征路。王觀瀾勇擔籌糧重任,卻在外出籌糧時,因斷糧誤食而患上痢疾。據王觀瀾的女兒回憶,父親曾提起過這段往事,痢疾拉得太厲害,幾近虛脫,是戰友們半抬半扶,他們才趕上了大部隊。而為了節約藥物給其他戰友,父親硬是扛了下來,卻也因此落下了病根。
瓦窯堡會議后,王觀瀾受命擔任土地部部長和中央農民運動委員會主任,后又調任陜甘寧邊區黨委副書記兼統戰部部長,兼任中央統戰委員會常委。在統戰工作中,王觀瀾再次遭遇王明等人的打壓,被指有“托派嫌疑”。但毛澤東力挺王觀瀾,稱“王觀瀾經過了我十年的考驗,這個同志如果不是好同志,我們黨內就沒有好同志了”。
在陜北,因過度操勞,王觀瀾在長征途中埋下的病根屢次發作,最終支撐不住住進了延安中央醫院。住院期間,毛澤東曾專門到醫院探望王觀瀾,后又寫信寬慰他要好好養病,信中的“既來之,則安之”,更是成為許多人在面對疾病時,始終保持堅強、樂觀態度的一個精神支柱。王觀瀾的病情反復,幾度病危,但在毛澤東等黨中央領導人的重視與關心下,在中央醫院精心救治下,他一次又一次邁過了鬼門關。
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戰爭進入了奪取全國勝利的關鍵階段。根據黨中央批示,王觀瀾夫婦啟程去往蘇聯治病。
在蘇聯治病期間,健康狀況稍有好轉,王觀瀾就開始參觀莫斯科的工廠、集體農莊與合作社,他說:“我過去長期調查和研究中國農村和農民問題,有機會來考察蘇聯的農業發展模式,組織結構等,對我來說,無疑是一次有益的、饒有興趣的對比研究機會,可以為中國農業的發展尋找可借鑒之路。”
但王觀瀾并不盲目追崇蘇聯的經驗,他認為中國不能照搬蘇聯農莊的那套經營方法,他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蘇聯農業的集體化、機械化程度很高,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人口稀少、土地廣袤,比較容易進行大面積的耕作。而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多樣,主要的農業產區人口稠密,人均可耕地少,因此很難快速向集體農莊邁進。蘇聯農業實行的集體農莊方式,是根據他們自己國家的自然條件、人口數量等實際情況而定的,他說:“中國不能一味照搬照套。”
194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即。王觀瀾說,我渴望立刻投身到新中國的建設中去!在得到黨中央同意后,王觀瀾夫婦很快就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這張照片,正是二人在回國前的留影。再看流露出的這份喜悅,更多了幾分赤誠與期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王觀瀾一直在農業部門的領導崗位上工作,他先后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農業部黨組書記、副部長,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副部長,國務院農林辦公室副主任兼北京農業大學校長、黨委書記,農業部顧問組組長。數十年間,他始終以發展農業為首要任務,一心撲在為廣大農村和農民尋找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道路上。
(作者單位:浙江省臨海市政協)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