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偉健
2021年10月26日08:0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環古城河兩岸,流光溢彩,盡顯“水韻江南”風雅;金雞湖畔,蘇藝大劇院內,交響組歌氣勢磅礴,奏響《大運河》動人樂章。
日前,第三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在蘇州拉開大幕,6個板塊19項重點活動次第展開。與此同時,第三屆中國蘇州江南文化藝術·國際旅游節舉行。這個金秋,一場融合了大運河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盛宴在蘇州這座古城舉行。
感受大運河帶來的美好生活
9月22日晚,一場獨具千年姑蘇江南風韻的“行運夜姑蘇”活動,讓來自上海的陸女士大開眼界。她一路欣賞水陸聯動、燈光投影的實景演出,感受著沉浸式夜游帶來的全新體驗,直呼“大運河文化和江南文化帶來了美妙體驗”。這個晚上,“水韻江南”夜游船和“千年姑蘇·運起江南”開城秀等環節以“姑蘇韻味、精彩傳承”為活動基調,以蘇州元素為背景依托,活態展示蘇州多個世界級、國家級非遺項目和極具江南文化特性的蘇州戲曲、蘇式舞蹈、蘇式語言。
第三屆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緊扣運河主題,包括“行運夜姑蘇”、開幕儀式、主題演出、展覽展示、主題論壇、互動聯動等在內的六大板塊19項重點活動,注重突出創新創意,彰顯文旅融合。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運河城市文旅精品展展區的“水韻江蘇·千年運河”館,同時呈現“運河百景”和“文藝之旅”,既能彰顯運河獨特風情,又能體現運河文化特色,讓人產生旅游的沖動和審美的感動。蘇州館則集中展示“運河十景”、江南小劇場、江南小書場等,并將“運河十景”與刺繡工藝、鋼筆畫藝術結合,呈現“運河十景”刺繡長卷和鋼筆畫長卷,還有許多以運河文化、江南文化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可謂走進一館,神游運河,遍覽江南”。
在運河文創產業展暨第十屆蘇州創博會展區上,來自全國的300余位設計師、50余個原創設計品牌、超過1000件套創新設計作品亮相,喜馬拉雅·運河書房——新“聲”活數字文化體驗館、姑蘇八點半·夢旅江南——文旅夜經濟體驗展、內容創造美好——大禹網絡數字IP展、四友數字文房——沉浸式數字文化空間展等多個“數字文化產業”特色體驗展區綜合呈現數字文旅發展的新特征、新趨勢。運河特色旅游產品展則組織了運河沿線城市文旅企業以其特色產品參展銷售,重點展示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涌現出的旅游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此外,主辦方還舉辦“匯運河·投文旅”——大運河文旅產融合作論壇和大運河城市文旅消費論壇兩場主題論壇,聚焦文旅消費新機制、新模式、新路徑,共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新路徑。
打造江蘇大運河“精彩一段”
“百景”如畫,一眼千年。置身平江古巷,可見紫藤莞爾、木香斑斕。蔥郁林木下,古老的虎丘塔生機勃發……運博會期間,大運河沿線這一處處蘇州地標迎來觀賞熱潮。
大運河江蘇段是大運河的核心地段,具有運河遺產的多元化特征,遺產點類型齊全,多位于地上,與運河的行政管理、漕運、鹽運、經濟、社會、文化傳播與交流聯系最為密切,航運景觀依舊壯觀,是鮮活的實體運河博物館。而蘇州作為運河沿線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遺的城市,正致力于打造江蘇大運河“最精彩的一段”,加快推進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打造江南文化品牌。
大運河蘇州段北起相城區望亭五七橋,南至吳江區桃源油車墩,縱貫南北96公里,縱跨5個區,溝通黃金水道長江,串聯太湖、陽澄湖、獨墅湖等眾多湖泊,留下大量歷史文化遺產。這96公里的水路構建起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水韻古城與水鄉古鎮兩大核心品牌,傳承古城與水鄉文脈,植入多元主題功能,激發大運河文化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活力。
蘇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蘇州全面落實中央、省委關于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部署,建立“一組一辦一院”工作機制。2019年以來,蘇州市運河辦編制印發《蘇州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基本完成《蘇州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實施方案》擬定工作,明確“四園四帶二十六點”的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體系。
與此同時,蘇州從去年開始以“運河十景”(吳門望亭、滸墅關、楓橋夜泊、平江古巷、虎丘塔、水陸盤門、橫塘驛站、石湖五堤、寶帶橋、平望·四河匯集)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蘇州大運河文化帶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把古城保護更新、文旅融合發展、江南文化品牌建設有機融為一體。
除此之外,蘇州還把文化遺產保護作為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首要任務。先后完成了虎丘云巖寺塔、全晉會館、運河古纖道、寶帶橋等世界文化遺產本體的修繕修復。吳中博物館(吳文化博物館)建成開放,蘇州博物館西館開館,蘇州考古博物館、蘇州工業園區草鞋山遺址公園等文化遺產遺跡保護工程加快實施。
展現更具江南韻味的窗口
蘇州在改善運河風貌方面也下足功夫。近年來,運河堤防加固工程基本完工,加固堤防總長155.26公里,同步建成了高標準的休閑健身、文化旅游、綠化景觀等基礎設施,為群眾近距離感受運河、體驗高品質濱水空間創造了便利。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蘇州將進一步強化運河文化保護傳承、推動運河文旅融合發展、建好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推動生態宜居運河建設、持續講好蘇州運河故事。
今年5月,蘇州精心打造的“蘇作館”于上海國展中心開館,12個蘇作門類、36位工藝美術大師和非遺傳承人的200余件蘇工精品集中亮相,喚醒了中國人的“蘇式記憶”。
小小的“蘇作館”,背后藏著蘇州人的大夢想。
回望歷史,蘇工蘇作等江南文化載體曾沿著大運河,一路北上風靡全國,蘇幫菜也曾頻頻登上明清帝王們的紫檀案幾。緣于大運河的溝通連接,近500年來,蘇州成為江南文化的代表。
今年初,蘇州召開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正式發布《“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打造江南文化研究、江南文化遺存保護、江南文化弘揚創新等十大工程,推出66個項目、200余項舉措,力爭將蘇州建設成為古今輝映、特質鮮明、影響卓著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金潔說,這個金秋的系列文化盛會,正是蘇州用更富創意的“打開方式”,展現更具江南韻味的新符號與新路徑的最新窗口。“從這一窗口眺望,可以看到蘇州正在實現從‘探古鉤沉’到‘文化自信’的跨越、從‘文化資源’到‘文化高地’的轉型、從‘千年古城’到‘創新之城’的蝶變。”
目前,蘇州正重新審視、賦能江南文化。發布《關于落實文化產業倍增計劃的扶持政策》,瞄準數字經濟創新之域新空間,吸引了一大批國內文化產業先鋒實體搶灘蘇州展開布局。喜馬拉雅長三角區域總部、阿里大文娛蘇州中心、騰訊(蘇州)數字產業基地等平臺加速落地,上海戲劇學院附屬姑蘇實驗學校、上海音樂學院·長三角數字聲音研究院揭牌……今年上半年蘇州文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1364.62億元,同比增長21.8%。
從“千年古城”到“創新之城”,從制造業之都到江南文化傳承地,如一幅雙面繡,蘇州正展示著現代氣質和傳統精神的完美融合。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26日 15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