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一覽千年。越來越多的游客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走進廣西民族博物館參觀“打卡”,沉浸式感受廣西絢爛多彩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作為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廣西居住著12個世居民族和44個其他民族。各民族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
在北京,“新發地”是一處家喻戶曉的地標。提起它,人們會想起豐盛、新鮮、實惠等詞語,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現已成為北京交易規模最大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在服務首都市民、繁榮首都經濟、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百姓的“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習近平總書記一直記掛在心。
“高質量發展要靠創新,我們國家再往前發展也要靠自主創新。”“讓每一個有創新夢想的人都能專注創新,讓每一份創新活力都能充分迸發。”“隻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會有海一樣的胸懷、山一樣的崇高。”……2013年5月、2019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兩度到天津考察。“創新”“人才”是總書記考察講話中的高頻詞。10年來,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成為天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關鍵點和發力點,科研創新人才、高技能人才並行發展,一張張津版“科”“技”名片在中華大地熠熠生輝。
盛夏的河北石家莊,綠樹成蔭,生機勃勃。見到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技術專家劉文富的時候,他正步履匆匆,趕著去參加一場招商洽談會。“現在基本上每天都有企業來洽談合作事宜,正逢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期,我們必須努力抓住。”石家莊市醫藥產業基礎雄厚、優勢突出,是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之一,素有“華北藥都”之稱。如今,一粒粒小小的藥片,已在大大的世界舞臺上精彩亮相,河北,正帶著這張生物醫藥產業的亮眼“名片”,闊步行走在高質量發展的康莊大道上。
盛夏,山川秀美,飛鳥翩翩,這裡是山西省運城市。漫步在運城鹽湖22號堤埝,憑欄遠眺這顆神奇而秀美的“生態明珠”﹔走進運城博物館,觸摸這座城市的歷史底蘊……眼下,越來越多的人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參觀學習。巍巍太行呂梁,浩浩兩河汾黃,孕育出了煌煌三晉文化。今天的中國,正在大步走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新的時代賦予山西再次綻放的機遇﹔今天的山西,正在奮力譜寫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篇章,講好生態文明與文化自信相得益彰的動人故事。
盛夏時節的內蒙古呼和浩特,綠樹成蔭、涼爽宜人。走進位於賽罕區的中環產業園,“花園式”的園區令人耳目一新。黑白相間的小碎石鋪成的路面,兩側精心修剪過的黑鬆傲然挺拔。闊步走進產業園展廳內,映入眼簾的是閃閃發亮的單晶硅棒、晶瑩剔透的石英坩堝。近年來,中環產業園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目前,已建成了門類齊全、工藝技術先進、制造方式和人均效率全球領先的光伏單晶硅材料研發與制造中心。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沈飛“羅陽青年突擊隊”的年輕人們至今都清晰地記得2022年11月13日。那一天,他們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給沈飛“羅陽青年突擊隊”隊員們的回信。今天,走進沈飛廠區,到處可見“羅陽青年突擊隊”的旗幟,每一面旗幟旁都有一群勇挑重擔、勤於學習、善於創新的年輕人,落實總書記回信精神,殫精竭慮、日夜兼程,為中國戰機插上青春翅膀。
盛夏時節,走進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范區,一人多高的玉米稈上長出幾個巴掌長短的玉米棒,微風吹過,玉米葉、玉米須隨風擺動。看著長勢喜人的莊稼,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喜上眉梢:“和3年前總書記來的時候相比,現在我們的黑土地保護、農業現代化等方方面面簡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這玉米棒長得多結實。”
眼下的三江平原,沃野平疇,滿眼新綠。見到北大荒集團建三江七星農場種植戶張景會時,他正前往自家地裡察看水稻長勢。今年張景會在自己承包的352畝水稻田裡應用了高效施肥技術,水稻長勢比去年還要好。“我現在是七星分公司的科技示范戶了,得積極學習種植新技術,還得帶動更多種植戶用好新技術,這心裡頭是一刻也不敢鬆勁。”
酷暑時節,乘車入太行,山風微拂,時聞蟬鳴,巍巍太行愈加幽靜。紅旗渠邊唱紅歌、青年洞前重溫入黨誓詞,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刻著“山碑”的石壁前駐足,在靜靜流淌的渠水前沉思,聆聽紅旗渠精神的時代回響。2022年10月2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紅旗渠考察。他說,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於戰天斗地的英雄氣概。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
8月,上海連日的高溫潮濕和雨水,未曾影響虹口區嘉興路街道安丘居民區瑞虹新城二期生活垃圾廂房前的干淨整潔,這裡被打理得整齊利落,少有蚊蠅。從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考察,到今年5月底,收到總書記勉勵大家工作的回信,近5年時間,雷國興歷經3個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的崗位,也見証了上海垃圾分類從“不願分、不會分”到“主動分、智慧分”的過程。
智能電網誰家強?2021年,江蘇南京智能電網產業在工信部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中勝出,躋身先進制造業集群“國家隊”﹔2022年,南京市推出打造五千億級智能電網產業集群行動計劃﹔今年6月,《南京市推進產業強市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南京智能電網成為國內領先的世界級產業集群。從領跑國內到競逐全球,南京胸懷產業雄心。
科技特派員制度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倡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要制度。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和推動下,科技特派員制度在浙江率先得到全省域系統廣泛深入的實踐,取得了累累碩果。20年來,浙江省累計派遣科技特派員3.9萬人次。廣大科技特派員助力農民增收63.53億元、企業增效45.1億元……在推動浙江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中交出了一份亮麗的科技答卷。
2023年8月的一個周三早晨,夏日的陽光灑進福建省福州市社會福利院八樓的手工活動室,溫馨、明亮。在一方手工桌前,已過耄耋之年的劉小蘭老人手裡握著畫筆刷,細細地給一個純白的卡通石膏上色。展示櫃上錯落擺放著福利院老人們每次手工課完成的作品,有油畫,有插花,有卡通擺件……滿滿當當的作品記錄著老人們在福利院的“學習”時光。
湖水澄碧,綠樹幽幽。走進“綠色工廠”江中藥谷的固體制劑車間,在經過制粒、壓片、包衣、鋁塑包裝等全自動流水線工序后,一個個小藥片從生產線上“吐出”,整齊排列、裝盒。在距離江中藥谷不到2公裡的江西中醫藥大學的圖書館一樓,有一個中醫藥博物館,那裡展陳了我國中醫的起源、傳承、發展歷程。一位位著名醫家,一本本中醫學著作,一份份中藥標本……無不講述著中國傳統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盛夏時節,萬物榮華,大美長江,風景如畫。2023年7月25日,清晨天剛亮,61歲的熊根榮就帶著幾名隊員駕駛汽輪沿著近60公裡長的江面進行巡邏。熊根榮是安徽省銅陵市郊區禁捕巡護隊隊長,4年前,他與其他漁民一起退捕上岸,成為了一名護漁員。角色的轉變,讓熊根榮切身感受到“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就是在保護我們未來的生計”。
“赤日炎炎似火燒,養老中心歡聲笑,電視棋牌和理療,各種活動任意挑。習近平總書記來得好,幸福智苑同締造。”武漢東湖高新區智苑社區新建成的社區養老中心裡,老人們一邊吹著空調、吃著水果,一邊傳閱著馬紅武婆婆新寫的順口溜,歡聲笑語一片。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菖蒲塘村考察調研,了解村裡圍繞扶貧開發發展特色產業的情況,並叮囑鄉親們要“依靠科技,開拓市場,做大做優水果產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十年,山鄉巨變。當地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注重科技創新,堅持市場導向,以水果種植業為依托,大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村果林面積從2013年的1750畝擴大到8000畝,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6121元增加至3萬多元,村集體經濟從2013年的3萬元增加至2022年的209萬元,翻了近70倍。
2022年8月底,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標志著困擾粵西地區尤其是雷州半島的水資源短缺問題將得到系統性解決。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建成后,將惠及雲浮、陽江、茂名、湛江等粵西4市沿線約1800萬人,有效提升區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當前,廣東奮力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便是精心做好“水文章”,努力實現民心工程暖民心。
2023年暑假期間,廣西民族博物館迎來客流高峰。方寸之間,一覽千年。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廣西12個世居民族的根脈與傳承、歷史與發展,在這裡濃縮匯聚。越來越多的游客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足跡,走進廣西民族博物館參觀“打卡”,沉浸式感受廣西絢爛多彩的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們這次專程帶孩子來感受廣西民族文化。”湖南省游客唐女士說。
小茶葉,大茶業。水滿鄉毛納村的故事,從茶開始,又不止於茶。毛納村是海南五指山雨林深處的一個黎族村寨,近年來,村民們努力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在“家門口”發展起了致富增收的事業。從過去“身在寶山空手而歸”轉變成現在的“身在寶山碩果累累”。2022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毛納村考察時指出,“鄉村振興要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功夫”。勉勵村民把茶葉經營好,把日子過得更紅火。
從重慶巫山火車站出發,開車一個小時,便可看到被群山環抱的下莊村。再沿著崖壁,向下穿過蜿蜒曲折的山路,10余分鐘,抵達位於谷底的村莊。這條長8公裡的山路,也被稱為“天路”,是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帶領村民,花費了7年時間鑿出來的。“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輩人過上好日子。”2021年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轉引毛相林說給鄉親們的這句話,點贊這種自立自強、苦干實干、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奮進精神。
“小時候在這裡放牛,從小玩到大,對這兒我非常有感情。”在郁郁蔥蔥的柳杉林間,陳愛軍佇立了很久。陳愛軍,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石椅村黨支部書記。他所在的石椅村,坐落在崇山峻嶺之中,山清水秀、雲霧繚繞,被譽為“雲朵上的山寨”。2023年1月18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通過視頻連線向石椅村鄉親們、游客們拜年,向全國廣大農民朋友,向奮斗在鄉村振興一線的同志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石椅村依托特色水果、自然生態和羌族文化,從汶川地震災后重建村,逐步發展成為全國文明村、鄉村旅游模范村。
走進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金陽街道金元社區,孩童在廣場嬉鬧,老人在老年活動中心休閑,服務中心裡工作人員提供微笑服務,一派溫馨景象。2021年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金元社區考察,了解開展便民服務、加強基層黨建等情況。他指出,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要堅持為民服務宗旨,把城鄉社區組織和便民服務中心建設好,強化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
司莫拉佤族村,又變了——游客絡繹不絕,村民干勁十足,產業有聲有色,咖香書香伴隨著濃濃的鄉土氣息彌漫在整個村寨。“咚……咚……咚……”順著火山石鋪就的道路進入村寨,三聲鏗鏘有力的木鼓聲從廣場傳來。2020年1月19日,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雲南省騰沖市清水鎮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了解鄉村振興和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情況。在廣場上,村民們跳起了歡快的佤族舞蹈。按照當地風俗,總書記敲響三聲佤族木鼓,祝福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2023年8月,雅魯藏布江畔,雲霧繚繞,草木勃發,素有“雪域江南”美譽的西藏林芝,一派欣欣向榮之景。位於林芝市巴宜區林芝鎮的嘎拉村,因春季盛開的山野桃花而聞名。2021年7月21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聽取嘎拉村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帶領群眾增收致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等介紹,走進村便民服務中心、“綠色銀行”兌換商店、衛生室等詳細了解有關情況。轉眼兩年過去了,總書記來視察時的殷殷囑托和關切期盼,在嘎拉村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正轉化成美好現實。
盛夏的陝北,清風蟬鳴,晴空萬裡。迎著晨霧,從延安市區向西出發,驅車24公裡便抵達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沿途山巒起伏,滿目蒼翠。經過幾個彎道駛入平整通直的鄉村柏油路,一個青山環抱的小村莊躍入眼簾。在這裡,農業現代化穩步發展,鄉村旅游迸發出蓬勃活力,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如火如荼……致富的路子越來越多,村民們勤勞肯干,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
2016年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通過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遠程視頻,同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瀾滄江大峽谷監測點位的基層干部、管護員進行交流,希望大家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齊心協力管護好湖泊、草原、河流、野生動物等生態資源,生產生活都越來越好。立足生態環境最大優勢,樹牢“生態大州”形象,成為青海的“生態之窗”,玉樹州將生態保護、綠色發展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扛起源頭責任,切實做好“中華水塔”守護人。
連綿起伏的賀蘭山,把閩寧鎮護佑在自己的臂彎裡。寬闊整潔的街道、口感甘潤的美酒、長勢喜人的果蔬,向人們展示著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2016年7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原隆移民村,看望慰問移民群眾。這裡是他1997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時,親自提議福建和寧夏共同建設的生態移民點。7年來,閩寧鎮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一年接著一年干,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了一條戰勝貧困、擺脫貧困的道路。
初秋時節,新疆塔裡木盆地傳來喜訊:我國首口萬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鑽井深度過半,正在向超深地層挺進。沙漠腹地,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勘探事業部工程師劉金龍和團隊成員正忙碌著向地下“掘金”,探索超深井技術的實踐應用。劉金龍說:“深地塔科1井井深超萬米計劃還要用時300多天,這將是全球萬米深井鑽探用時最快紀錄。”
2023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南文營社區考察。他先后來到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社區食堂,同社區工作人員、現場辦事群眾、就餐的社區老人等親切交流,仔細查看民情臺賬,對社區開展的便民養老服務等表示肯定。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中國式現代化的“雄安篇章”,以人民為中心,探索用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城市的新路徑。雄安新區設立6年多來,描繪在這座“未來之城”的人民底色愈發濃郁。
監制:秦華、鄧志慧、李鑒
專題策劃:陳羽、孫家棟、秦晶、黃子娟、任一林
欄目編輯:陳羽
設計:杜佰鸞、嚴川吉雨、徐吉
開發:張銳